7月13日,在陜汽汽車總裝配廠,剛下線的重卡即將交付用戶。
2022年,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汽)的純電動重卡以其國際一流的性能,迎來了銷量突破性增長。繁忙的銷售服務工作,讓陜汽新能源產品市場突破項目組經理陳廣鑫忙得不亦樂乎,7月13日上午11時,他剛安排完銷售服務工作,就接到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人員的長途電話,協商新能源重卡的電池配套問題。陳廣鑫說,為了確保陜汽純電動汽車各項技術性能達到全球先進水平,其配套供應商也都是國內一流企業。
陜汽是我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通過打造23條重點產業鏈,加快產業聚集,激活企業創新活力,全省裝備制造業2012年工業總產值約為3500億元,2021年則躍升至8200億元。近年來,我省進一步發揮在航空航天、汽車、數控機床、輸配電、石油冶金煤炭重型裝備、新能源及環保設備等產業領域的優勢,大膽創新、積極創造,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產品。
創新突破 邁向高端
今年上半年,陜汽純電動重卡已拿到訂單820輛,今年全年預計可銷售純電動重卡2000輛。而2021年,陜汽純電動重卡的銷量僅為220輛。陜汽依靠自己的實力抓住了市場機遇。
純電動重卡技術門檻比較高,陜汽為了研制出高端的純電動重卡,在技術創新上下足了功夫。2019年1月,陜汽與常州易控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西安智德汽車電子控制系統有限公司,開發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純電動重卡電驅系統(相當于柴油重卡的發動機),其各項技術指標行業領先。同時,陜汽純電動重卡通過創新設計,實現了電池與車身可分離,重達3.6噸的電池可在5分鐘內實現快速更換,節省了充電等待時間,因此深受市場青睞。在燃油重卡領域,陜汽2020年年底上市的x6000重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國內最高端的一款重卡產品,節能性、安全性和舒適性都達到了行業最優,同時具備自動駕駛功能。
如今在各個領域,陜西創造的高端產品“遍地開花”。
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國內首臺7000米自動化鉆機、9000米同升式高鉆臺鉆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承接的廣西南國銅業每小時8萬標準立方米等級空分制氧項目,是國內最大銅冶煉用汽電雙驅空分機組;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智能掘進機器人系統,已投入使用;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開發的系列智能機床,融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先進制造技術和傳感技術,產品躋身國際一流水平。
為了推動制造業發展,鼓勵企業創新和開發新產品,我省從2014年起,每年安排1000萬元,對省內裝備制造企業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產品以獎勵方式給予支持,2020年將每年支持額度提高到2000萬元,重點對超(特)高壓輸變電裝備、清潔高效發電裝備、大型石油及化工成套裝備、大型冶金/礦山裝備、成型加工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領域的重大技術產品進行銷售獎勵支持。政策實施9年來,共計支持項目159個,累計支持金額達11880萬元,獎勵資金對加快我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發揮了積極作用。
智能制造 品質更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造業要精益求精,以信息化主導的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
7月11日,走進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法士特)年產20萬臺高端系列重型汽車變速器智能工廠,一派繁忙景象。趙浩浩作為企業智能制造工藝技術骨干,從設備安裝到調試生產一直忙碌在生產現場,他自豪地說:“法士特精心打造的這個智慧工廠是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數字化智能生產基地,全部生產設備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全要素互聯互通?!?/p>
法士特年產20萬臺高端系列重型汽車變速器智能工廠,總投資18.5億元,該智能工廠充分利用工業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等先進裝備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等離散控制系統,實現工廠的智能化運營。該智能工廠主要生產法士特公司下一代戰略性產品s系列變速器和自動變速器,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智能工廠全部實現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5億元,上繳利稅3億元。
如今,在陜汽的各個生產環節,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機器人越來越普及。在陜汽的焊裝車間,專門用于生產陜汽x6000重卡的生產線,全部使用機器人,57臺機器人1小時可生產17臺車身。該生產線也是目前我省最先進的智能化生產線。
自2012年至今,我省將智能制造納入企業技術改造支持范圍,在制造業各個領域加以推廣與應用,通過實施智能化改造,裝備制造企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重大技術裝備性能得到明顯提升和改善。全省38家企業獲得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和專項支持,126戶企業成為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和第三方服務機構,80%以上的企業集中在重大技術裝備重點領域。2021年12月,我省13家企業成功入選“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總數位居西部第一。
打造產業鏈 助力制造業發展
在法士特年產20萬臺高端系列重型汽車變速器智能工廠,全部是行業內的一流設備,在這些高端設備中,有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秦川集團)研發的22臺數控磨齒機和31臺齒輪控測儀。據介紹,秦川集團的數控磨齒機和齒輪控測儀與國際同類高端產品相比毫不遜色。這得益于我省機床產業近年來加快產業鏈打造,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提升制造業創新創造能力。
作為陜西機床產業鏈的“鏈主”企業——秦川集團目前下屬多家子公司,占據著全省機床產業鏈的主導地位,其研制的產品為高端裝備制造業行業內所需的工業母機、關鍵零部件等。為了做強產業鏈和創新鏈,秦川集團設立了中央研究院,統籌協調各家子公司的產品技術創新。秦川中央研究院牽頭搞研發,接連攻克技術難關,不斷推進產品智能化升級。去年以來,秦川集團啟動重點研發項目39個,新開發了包括ykz7236磨齒機、yk4615強力珩齒機、sajo12000五軸臥式加工中心等多項機床主機產品。與上海理工大學聯合開發的vmc40u高速立式五軸加工中心,是我國第一臺運動加速度達到2g的高端數控機床,能夠滿足汽車、醫療工程等多個領域關鍵件加工需求。
陜西工業協作配套服務中心主任羅建安認為:要讓陜西研制的高端機床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必須通過打造高端產業鏈帶動產業發展,目前秦川集團已經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
2021年7月,我省發布了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的實施意見,力爭到2025年,陜西省重點產業鏈總產值年均增速明顯高于規上制造業平均水平,單位增加值能耗明顯低于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省內配套能力顯著提升,著力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鏈主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培育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全國領先、陜西特色的產業集群。
該意見篩選出我省14個重點產業領域的23條重點產業鏈,涉及數控機床、光子、航空、重卡、生物醫藥、智能終端等23個領域。目前,我省以產業鏈為主線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隨著23條重點產業鏈的不斷壯大,陜西制造業將迎來一個更為廣闊的發展天地,越來越多的產品將躋身“中國創造”行列。
責任編輯:魏捷
- 百年夢正圓 闊步向深藍︰講述大連造船廠建造航母的奮斗歲月 2022-08-19
- 第五屆中國服務型制造大會在杭州舉辦 2022-08-19
- 揚州市政協來常學習考察 推進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產業發展 2022-08-19
- 蘭州新區推動千億級化工產業基地崛起 2022-08-19
- 《發展工業經濟 用新模式新科技重塑產業鏈》專題講座舉行 2022-08-19
- 去年我國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收超14萬億元 2022-08-19